-
03:38
1.
行為的生理基礎
-
06:43
2.
第一節 從生物學看生理演變
-
07:39
3.
二、基因與染色體細胞核中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基因(gene) 染色體 體染色體 性染色體
-
02:36
4.
三、基因型與表現型基因型(genotype)從父母雙方所繼承下來的各半的基因組合 表現型(phenotype) 個體可以被辨識出來的特徵,如身體外觀和行為方面的特徵,又分顯性性狀 (dominate trait)隱性性狀 (recessive trait)
-
06:36
5.
四、遺傳與環境每個人的基因都是獨一無二的外型與行為也都無法完全一樣,原因是後天環境的影響同卵雙胞胎研究(twin study)家族研究 (或異卵雙胞胎研究)
-
05:52
6.
第二節 認識神經元與神經傳導物質
-
02:38
7.
神經元的類別與功能
-
03:46
8.
二、神經元的運作與傳導神經衝動的傳遞是一連串正負電離子的改變所造成。樹突受到刺激,細胞膜上的電位產生變化,由休息狀態到產生運動電位,此稱之為「去極化現象」(depolarization)。運動電位遵循「全有全無法則」(all-or-non law ) 。神經衝動傳導的速度:軸突管徑大小、有無髓鞘。
-
03:38
9.
三、神經元的傳導物質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簡稱ACh)與新記憶的形成有關。分泌ACh的神經元退化,可能引起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與個體的警覺與清醒之規律性有密切的相關 。血清素(serotonin,簡稱5-HT或稱5-氫胺酸) 與情緒調節有關,濃度過低會產生憂鬱症。
-
04:12
10.
多巴胺(dopamine,DA) 腦中濃度過高,會造成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原稱精神分裂症)。 濃度過低,會產生巴金森氏症 (Parkinson’s disease)。GABA(gamma–amino butyric acid) 是最普遍的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與飲食行為、攻擊、睡眠有關。腦中濃度過低,會使個體產生焦慮感。腦內啡(endorphin )是屬於神經調節物質,能影響情緒,也能減輕疼痛。
-
00:37
11.
第三節 認識神經系統與脊髓
-
01:58
12.
周邊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軀體神經系統(somatic nervous system) 自律神經系統(automatic nervous system)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副交感神經系統(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
00:48
13.
Slide 13
-
02:51
14.
二、脊髓反射
-
03:23
15.
第四節 人體運作的指揮官
-
00:08
16.
三、中腦網狀組織:睡眠四、前腦視丘:感覺訊息的中繼站下視丘:身體恆定狀態的維持邊緣系統:情緒中樞杏仁核:負面情緒海馬迴:學習與記憶
-
00:06
17.
第四節 人體運作的指揮官
-
00:09
18.
三、中腦網狀組織:睡眠四、前腦視丘:感覺訊息的中繼站下視丘:身體恆定狀態的維持邊緣系統:情緒中樞杏仁核:負面情緒海馬迴:學習與記憶
-
03:57
19.
第四節 人體運作的指揮官
-
00:20
20.
三、中腦網狀組織:睡眠四、前腦視丘:感覺訊息的中繼站下視丘:身體恆定狀態的維持邊緣系統:情緒中樞杏仁核:負面情緒海馬迴:學習與記憶
-
03:27
21.
五、大腦半球與皮質腦半球、中央溝、側溝額葉運動、注意力高等認知活動頂葉觸覺、痛覺、溫度覺顳葉聽覺枕葉視覺
-
02:47
22.
六、腦側化的研究探討左右腦半球的功能異同胼胝體(corpus callosum)左腦:負責語言、邏輯、身體右半側活動、右視野的視覺右腦:負責空間概念的處理、音樂、身體左半側活動、左視野的視覺
-
02:54
23.
七、結語:神經系統一覽表
-
00:08
24.
The End